服务热线:0851-86889017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2020高考英语/文理综合试题官方解析出炉!(附:2020年高考英语听力真题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20-07-14 【

阅读

【关注北大铭师堂,学习路上,点亮前方】

精品定制.精准提升 . 我们拒绝喧嚣浮华的大班 贵阳暑假补习

A.高三5人精品全托班B.高三艺考5人精品全托班C.中高考白金一对一全托

   D.          高一高二VIP5人精品班/初三VIP5人精品班

1融入中国元素、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全国I卷语法填空语篇讲述嫦娥四号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重大事件,彰显了中国成为第一个让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国家的民族自豪感;全国II卷语法填空语篇讲述中国部分地区在春节期间用竹子、桔树和梅花装饰家居的传统风俗习惯。这些语篇向学生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切实增强“四个自信”。2关注体育运动、倡导健康运动理念全国I卷阅读C篇介绍了竞走运动及其与跑步的不同之处;全国II卷短文改错语篇讲述欢迎外国友人到中国学习武术,期待一起练习;全国III卷短文改错语篇讲述母亲关注家人健康,为家人制作健康饮食。这些语篇通过设置真实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运动、提高锻炼意识、重视健康饮食。3、渗透美育知识、引导审美情趣养成全国I卷阅读B篇阐述作者反复阅读自己所喜爱书籍的感悟,在重读中不断思考并提升自己;全国II卷阅读A篇介绍英国某湖区的文化类旅游景点;全国II卷完形填空语篇讲述主人公购得两幅名家油画真迹的故事。这些语篇通过展现文字之美、景观之美、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意识。4、树立劳动观念、宣传践行劳动精神全国I卷短文改错语篇讲述作者第一次做西红柿炒鸡蛋的经历;全国II卷书面表达设置了和同学一起去农场参加采摘活动的情境;新高考卷阅读B篇讲述女主人公年轻时边工作边上学,毕业后又资助弟妹完成学业的经历。这些语篇和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感受劳动的辛苦和荣耀,尊重劳动,认同劳动,并且愿意学习和参与劳动。基于高考评价体系总体要求,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对听力、阅读、写作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改变相对固化的考查形式,促进学生发展学科素养,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学科素养为导向,加强关键能力考查。高考英语科基于学科特点重点加强对阅读理解、应用写作、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1、强化阅读理解能力考查各套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精选篇章,强化阅读理解能力考查。阅读理解第一节15道小题中,全国I卷中有10道小题,全国II卷有8道小题,考查推断、归纳和概括等高阶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高阶阅读理解能力考查的比例。新高考卷则通过提高阅读理解试题的分值与比重,进一步强化阅读理解能力考查。2、加强应用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考查优化书面表达题型,设置更加真实灵活的试题情境,契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于英语教学活动的要求。全国I卷设置了以身边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参赛的情境;全国II卷设置了为班级英语角写一篇短文介绍一次采摘活动的情境。这两个试题设置的情境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3、考查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在语篇选择上,全国I卷选取了关于重复阅读的感悟、竞走运动及其与跑步的比较等语篇;全国II卷选取了有关维护生态平衡、个人和图书馆的关系等语篇,全国III卷选取了有关动物保护争议、英国几代人共同生活的居住方式等语篇。在题目设置上,全国I卷第31题询问作者对竞走运动的态度,全国II卷第35题让考生选择一个能准确表达语篇主旨的标题。这类试题要求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对材料内容归纳概括并进行逻辑推理才能正确作答。1、维持试卷结构稳定,全面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试卷结构设计上,稳定维持多年以来由听力、阅读理解、语言知识运用和写作四部分组成的试卷结构。通过恰当的选材和巧妙的设问,以英语学科必备知识为基础考查听、说、读、写等关键能力,同时渗透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的考查。2、合理控制试卷难度,稳步提升试题命制质量各套试卷所采用篇章材料的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材料难度与往年基本持平。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试卷中的难、较难、较易和容易各难度层级试题比例维持稳定;通过创新选择题设问方式及优化干扰项设置等方式,稳步提升试题质量。3、体现时代性,确保公平性充分考虑高考延期的考情和各省考生复习备考的学情,在稳定试卷结构和控制试卷难度的基础上,体现时代性,确保公平性。全国I卷七选五语篇有关自我接受话题,倡导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全国I卷书面表达要求学生以身边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各套试卷中提到的不愿对孩子撒谎的父亲、与岳母同住一栋楼房的年轻人、在海岛植树几十年的主人公以及对顾客保持微笑的店员等人物形象都向学生传递着深深的暖意和满满的正能量。1、防止试题形式固化,进一步创新试题呈现形式全国I卷和全国II卷书面表达试题改变近年来常用的撰写书信或邮件形式,以命题作文形式结合具体的语言活动情境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修订和完善短文改错及书面表达试题的评分参考,使评分参考更好地体现测试目标,进一步提高阅卷评分的可操作性。2、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推出新高考英语试卷结构基于高考评价体系,新高考英语试卷进行了重新设计,对试卷结构、试题呈现方式、分值权重等均做了调整。增设的读后续写题型创造性地将“阅读”与“写作”深度结合,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所倡导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今年结合生物学科特点,高考生物试题有机融入新冠疫情素材,从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免疫应答、疫情防控措施中的生物学原理,以及疫情所致的生活方式改变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考查。如全国II卷第1题,将均能引发肺炎的病原微生物新冠病毒和肺炎双球菌在遗传物质、遗传信息传递、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以生物学视角加深对新冠病毒致病方式和防治措施的理解。全国I卷第1题,结合戴口罩、餐具消毒、勤洗手等耳熟能详的疫情防控措施,从对抗击新冠疫情的经历要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这些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内容的考查和引导,体现了时代主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意识。化学试题也涉及新冠肺炎知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核酸检测试剂、各种治疗药物以及大量的病毒消杀剂,均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如全国I卷第7题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中提出的一些常用灭活病毒药品为素材,考查有关化学知识。全国II卷第26题和全国III卷第26题以含氯消毒剂的合成、反应及性质为情境,考查元素化学知识,普及公共卫生中的化学知识,展现化学科学的社会功能。化学试题高度重视美学素养的考查,通过精心选取素材,让学生在解答化学问题的过程中,思考美的化学本质,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如全国III卷第7题以《千里江山图》中典型绘画颜料化学知识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世界科技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如全国I卷和III卷第8题分别以中药材中提取的前列胡醇和金丝桃苷为背景,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展现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和作用,弘扬中医药文化。2020年高考物理更加突出物理学科的基础性,既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又注重对探究过程、研究方法、科学态度等基本内容的考查,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许多试题素材来源于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引导学生打好学习基础,促进课堂回归教材。比如,全国I卷第14题安全气囊的作用、第15题荡秋千、第19题核反应方程、全国II卷第19题特高压输电、全国III卷第19题首次产生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等试题都改编自教材中例题或习题的内容,突出考查学生对重要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高考物理增加紧密联系国家科技发展、体育运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情境,突出情境的时代性,强调情境与考查内容的有机融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020年高考物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加强对信息获取与整理、批判性思维、实验探究、运用物理学术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考查,突出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的培养,着力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2020高考文综以稳为主,在题型与结构、呈现形式与风格等方面,基本上延续了近些年的特点,更加符合学生心理预期。思想政治全国卷1、紧扣时代主题,增强立德树人时代性命题围绕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主题,把握大势、紧抓大事,融入战“疫”内容,聚焦脱贫攻坚,选材全国人大立法,着眼扩大开放新举措,彰显立德树人时代性,引导学生培育政治认同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如全国Ⅱ卷第40题以网红、教师、大学生和海归人员等青年的扶贫故事为素材,展示青年人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用聪明才智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事迹,引导学生从新时代优秀青年的奋发有为中受到启发和感染,思考自身如何树立理想信念,担当时代使命,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人生价值。2、坚持价值引领,发挥学科积极导向作用2020年思想政治试题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学科育人资源,助力学生培育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全国Ⅲ卷第19题,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为背景,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这一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范例。试题反映出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敦亲睦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征,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启发学生领悟我国周边外交理念,就是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承发展,坚定文化自信。3、深化改革,强化关键能力考查思想政治学科贯彻高考内容改革要求,突出信息整理、论证与阐释、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如全国Ⅲ卷第15题,以中国对外货物贸易动态为背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能力。一方面考查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要求理解试题对全球经济体的划分;另一方面考查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要求从中国对外货物贸易顺差、对不同经济体货物贸易顺差的相对值和绝对值两个维度来推断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和逆差状况。历史全国卷1、以史育人,增强立德树人时代气息历史试题通过考查对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和掌握,促进考生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激励学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如全国II卷第41题素材呈现了清代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海河流域的治理举措和效果,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引导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历史试题通过选取美术史、书法史、戏剧史等领域的素材,强调考查的适切性和学科间的综合渗透。如全国I卷第25题以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挖掘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史料价值。2、深化改革,聚焦关键能力考查途径对阅读理解和信息加工能力的考查,历史学科注重依靠不同类别的史料和多元化的素材呈现形式,考查学生对信息进行读取、筛选、分类、归纳、提炼、阐释的能力。借助任务驱动、增强探究与开放性、改进作答指向等手段,历史学科加强了对批判性思维、历史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通过增加主观题设问的针对性等方式,历史试题加强了对语言表达和组织论述能力的考查。如全国I卷第42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特征,拟定一个能够反映该时期某个特征的书名,并以简练、概括和符合逻辑的语言予以论证,考查语言组织、逻辑思维、写作表达能力,表述的清晰、合理程度在考生的最后得分中占有一定比例。3、稳定预期,彰显特殊时期人文关怀2020年高考历史学科注重史料和素材的公平性和表述的规范性,使试题更加符合学生心理预期。为降低疫情对不同考生群体的影响,历史学科各卷种试卷结构、题型题量、阅读量、考查内容等均保持稳定,试题更加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如全国I卷第24题考查分封制,II卷第26题通过宋代殿试制度的确立考查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过程,III卷第35题通过七十七国集团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等,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增加,使基础扎实的学生更有获得感。地理全国卷1、立足学科特点,保障立德树人落实力度地理试题通过精心选择体现时代精神、地域特色的素材,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德育目标,渗透到不同试题中。一是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背景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形成绿色生产生活理念,并从自身做起,自觉为美丽中国建设做贡献。二是挖掘我国多姿多彩的自然、文化景观中蕴含的地理原理,引导学生树立主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三是将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智慧与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相结合,在学生心中播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2、丰富关键能力考查内涵,提升人才选拔区分功能2020年高考地理学科试题注重信息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关键能力考查。要求学生掌握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快速、准确地从试题材料中将关键地理信息提取出来,提炼、整合后建立地理信息之间的联系,从而全面地理解地理事物的特征、过程与联系。围绕地理环境的特点与性质、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地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如全国III卷37题以毛乌素沙地环境演变为背景,要求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对沙地、湖泊景观转化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辩证的看待人地关系,既不误入地理环境决定论,也不陷入人定胜天论。通过历史时期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事物有其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具有相应的生态功能,人类并不能过度强行改变。在论证的过程中,采用开放的题型引导学生对支撑结论的前提条件进行反思(还可以补充哪些有用的研究资料)以及对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反思(还可以采用哪些可行的研究方法相互验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3、发挥考试积极导向作用,促进助力素质教育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提供丰富的探究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帮助教师开阔地理视野、丰富地理视角,使高考地理试题成为助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是活化地理内容学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类生产活动、社会现象等,都蕴含着地理的原理。将身边的地理引入试题,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学应用价值的认知。二是强化地理过程理解。从认识区域特征,到反演区域特征的形成过程,构成了传统地理与现代地理的分界。地理过程强调地理事物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三是深化地理联系认识。通过地理学经典的研究方法区域对比和关联的考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区域差异的产生机理。如全国II卷9~11题,呈现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两个典型区域的区位,通过降水量差异比较,考查大气环流和气候类型等主干内容,通过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比较,考查物质、能量迁移等主干内容,通过区域内部比较,考查水文、水循环等主干内容。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加深对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全国高考语文共有10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套,分别为全国Ⅰ卷、全国II卷、全国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东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自主命制5套。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试题评析,专家认为,试题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接课程标准,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试卷结构稳定,设计友好,总体实现了命题高水准、试题高质量的目标要求。2020年语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见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植家国情怀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是语文命题的应有之义,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选取中国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特定的视角提出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参与全民抗疫的切身体验,深入思考在人民生命安全面临重大威胁的关键时刻,中国所作出的回答和取得的战略成果,从中发现和阐述中国抗疫行动所显示出来的制度优势、综合国力、文化底色,意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拓展国际视野全国Ⅱ卷作文题“携手世界,共创未来”将学生带入全球抗疫的进程之中,引导学生从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入手,思考人类的危机应对之道,进而思考人类的发展未来,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前瞻性,感受青年在危机情境下的责任与担当,要求学生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采,发出中国声音。北京卷作文“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集体、社会、国家、世界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天津作文题“中国面孔”包含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中国科技的世界贡献、普通民众的奉献精神,可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民族发愤图强、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此外,试题命制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理念,将美育、体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入试卷。例如古代诗歌阅读中李白、杜甫、王勃、王昌龄、陆龟蒙、陆游、韩驹的诗,文学类阅读中海明威、沈从文、刘庆邦、葛亮、于坚、梁衡的小说和散文,语言文字运用中篆刻艺术、潍坊风筝等语料,都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越野滑雪、有氧运动等素材,传达着“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体育意识。试题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六项关键能力为突破点,探索学科能力考查的科学途径。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阅读是获取知识信息、提高认知的基本途径,关系着一个人德、才、学、识的完善和提升。在考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能力方面,试题重视对“读什么、如何读”的引导,提升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以全国Ⅰ卷的文学类阅读为例,材料节选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越野滑雪》,小说长于对滑雪的精彩描述和主人公细微的心理描写,试题由此出发,引导学生突破传统阅读惯性,与作品对话,产生情感共鸣。全国Ⅰ卷实用类阅读聚焦“新基建”,引导学生从多个文本中全面获取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基本内涵、发展前景和国际反响等相关信息,试题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特点,加大了对信息整理能力的考查力度。聚焦语言表达和应用写作能力应用写作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个人、集体、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书面交流与表达,都可以成为应用写作的考查内容。以今年的作文试题为例,既有过去常见的应用性文体,如全国Ⅰ卷写一篇参加“历史人物评说”主题班会的发言稿,全国Ⅱ卷写一篇“携手世界,共创未来”的演讲稿;也有新的应用写作形式,如新高考Ⅱ卷要求学生以《中华地名》节目主持人身份,写一篇“带你走近_________”的主持词。提升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试题加强了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如全国Ⅲ卷作文“如何为自己画好像”,通过设置充分的思辨空间,由浅入深考查学生对这两项能力的综合运用。首先,学生需要对试题材料进行细读辨析,挖掘其中内含的逻辑关系:认识自我的困难,如何克服这一困难,以及认识自我的意义,这三个环节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其次,学生还要运用辩证思维从中提炼出三对重要的辩证关系:自我作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镜子与自画像、个体与社会。最后,写作任务将学生拉到生活实践中,一方面促使学生批判性地探究,“画好像”中“好”的标准何在、具体内涵是什么;另一方面启发学生认识到,“画好”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上述三对关系。整个作文题的材料、情境和任务设置,就在“如何”的思考与“画好”的求索中,使学生体会到理论思辨与现实实践的辩证统一。今年新高考语文命题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支撑,通过精心选择材料、设计题型、完善试卷结构等,加强教考衔接,促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落地。加强教考衔接增强试题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协同性,是语文考试内容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考助力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的有力举措。试题在材料选取、设答方式、作答要求等方面,与高中语文教学高度契合,情境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新高考II卷作文题,设计了写一篇主持词的语文实践活动,直接对接课标中“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运用题对接“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观察具体语言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体会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语言表达、应用写作等关键能力,从而使教考衔接,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实现教、学、考的有机统一。保证新老高考平稳对接今年考试中心首次命制的新高考Ⅰ卷、Ⅱ卷,既考虑到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使用老教材参加新高考的实际,又对标新高考适应性测试的结构模式,保证了新老高考的平稳对接,助力新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在试题设计上,增加主观题的设置,对语文综合性与实践性的考查提出更高和更全面的要求。现代文阅读I模块中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论证能力,文言文阅读模块中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文意理解,语言文字运用模块中以问答题的方式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些以主观题形式呈现的新题型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等关键能力。如全国新高考I卷信息类阅读题“历史地理学”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需要学生准确解读全部阅读材料,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并对材料准确理解、分析和综合,同时需要学生知道定义的要求,这有利于鼓励学生发挥与创造,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试卷坚持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原则,便于学生发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从而能够以平静而积极的心态作答;坚持公平原则,把考查重点放在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上,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考平稳进行。稳预期:符合学生对试题的期待试卷结构稳定。全国Ⅰ、Ⅱ、Ⅲ卷试卷结构与2019年一致,试题模块依次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新高考I卷、II卷试卷结构与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一致,试题模块依次为现代文阅读I、现代文阅读II、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考查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符。全国I、II、III卷的考查内容依据上一版语文课程标准,新高考I、II卷考查内容遵照四省《2017级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以名篇名句默写试题为例,全国I卷考查的诗句出自《离骚》《琵琶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国II卷考查的诗句出自《荀子·劝学》《醉翁亭记》《赤壁赋》,全国III卷出自《论语·述而》《观刈麦》《阿房宫赋》,均为上一版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背诵篇目;新高考I卷考查的诗句出自《论语·先进》《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新高考II卷考查的诗句出自《诗经·秦风·无衣》《登岳阳楼》《六国论》,均为四省《2017级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推荐的背诵篇目。稳难度:利于学生正常发挥试题从素材选取、试题设计等方面综合把控难度,使其与学生总体作答能力水平相当,让学生都能发挥出应有水平。精选背景熟悉的材料。一是在选取试题阅读材料时,将所涉内容是否在学生熟悉的范围、学生生活中能否接触到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以论述类文本为例:全国I卷的材料主题是“孝”的内涵形成及历史演变,文章中提到的家庭伦理问题与每一位学生都息息相关;全国III卷的材料对《古文观止》备受读者欢迎的原因进行分析,条理清楚,而《古文观止》为广大学生所熟悉,其中有多篇选文是初高中教材必修篇目。二是不回避热点话题。以写作试题为例,疫情防控、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是备考过程中普遍关注的热点,这些内容都纳入了高考作文命题的范围,学生对此不陌生。三是日常生活入题。以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为例,语料话题分别是有氧运动、噪音、食物消化、电子阅读、风筝等,均取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试题平实,考点和题型更多体现延续性。全国I、II、III卷考点和题型与2019年保持一致,新高考I、II卷的考点和题型对标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并根据调研反馈进行了合理调整。稳情绪:照顾学生的考场心情材料选择强调情感中正平和,色彩明快清新,对于学生来说,亲切友好、乐观积极。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全国I卷的《越野滑雪》讲述的是普通年轻人对运动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新高考I卷《建水记》呈现的是普通市井生活中的诗意,新高考II卷《大师》表达的是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中体现的亲情。这些普通人的工作、生活、情感,对于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刚刚和全国人民一起经历了疫情防控的青少年来说,既是亲切的,也是弥足珍贵的。

发挥学科特色,“战疫”科学入题

揭示病毒转播规律

用数学模型揭示病毒传播规律,如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第6题,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的数学模型的研究成果,考查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和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突出数学和数学模型的应用;全国Ⅲ卷文、理科第4题以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动态研究为背景,选择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Logistic模型作为试题命制的基础,考查学生对指数函数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现中国抗疫成果

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学。新高考Ⅱ卷(供海南省使用)第9题以各地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为背景,取材于某地的复工复产指数数据,考查学生解读统计图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体现志愿精神

如全国Ⅱ卷理科第3题(文科第4题)是以志愿者参加某超市配货工作为背景设计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突出理性思维,考查关键能力

理性思维在数学素养中起着最本质、最核心的作用。数学科高考突出理性思维,将数学关键能力与“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的学科素养统一在理性思维的主线上,在数学应用、数学探究等方面突出体现了理性思维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批判性思维能力

如全国Ⅰ卷理科第12题不仅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算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与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全国Ⅱ卷理科第16题以立体几何基础知识为背景,将立体几何的问题与逻辑命题有机结合,多侧面、多层次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如全国Ⅱ卷理科第12题以周期序列的自相关性为背景,要求判断试题给出的四个周期序列是否满足题设条件,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探究能力。试题的编制及考查的内容都很好地反映了课程改革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意识起到积极引导作用。新高考Ⅰ卷第12题以信息论中的重要概念信息熵为背景,结合中学所学的数学知识,编制了信息熵数学性质的四个命题,考查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对新问题的理解探究能力。

信息整理能力

如全国Ⅲ卷文、理科第18题以当前社会关心的空气质量状况和在公园进行体育锻炼为背景,给出了某市 天中每天的空气质量等级和当天到某公园锻炼的人次的数据表,重点考查学生对概率统计基本思想、基本统计模型的理解和运用。全国Ⅰ卷文科第17题、全国Ⅱ卷文、理科第18题、新高考Ⅰ卷第19题(Ⅱ卷第19题)等试题也通过数学模型的形式,考查学生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如全国Ⅰ卷理科第21题考查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类与整合的能力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全国Ⅲ卷理科第21题、新高考Ⅰ卷第21题、第22题等试题也都对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坚持立德树人,倡导“五育”并举

数学高考试题关注数学文化育人的价值,重视全面育人的要求,发挥了数学科高考在深化中学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的引导作用。

体现以文化人

如全国Ⅱ卷文、理科第18题以沙漠治理为背景设计,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据处理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国Ⅱ卷理科第14题、新高考Ⅱ卷第6题分别以垃圾分类宣传、扶贫工作为背景,设计了计数问题,考查学生对计数原理的理解程度。

体现体育教育

身心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考数学设计了以体育运动为问题情境的试题,体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如全国Ⅰ卷理科第19题以三人的羽毛球比赛为背景,将概率问题融入常见的羽毛球比赛中,以参赛人的获胜概率设问,重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件进行分析、分解和转化的能力,以及对概率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古典概率模型、事件的关系和运算、事件独立性等内容的掌握。新高考Ⅰ卷第5题(新高考Ⅱ卷第5题)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与体育锻炼,以此为背景设计了简单的计算问题。

体现美育教育

数学科高考设计了体现数学美的试题,如全国Ⅰ卷文、理科第3题以世界建筑奇迹古埃及胡夫金字塔为背景,设计了正四棱锥的计算问题,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与世界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全国Ⅱ卷理科第4题以计算北京天坛的圜丘坛铺设的石板数量为背景,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数学文化素养。题目贴近生活,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文明成就,让学生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代表——圜丘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国Ⅱ卷文科第3题借助数学语言给出原位大三和弦与原位小三和弦的定义,并设计了一个简单计数问题,考查学生对新定义、新情景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和数学文化素养。

体现劳动教育

高考数学科将社会生产劳动实践情境与数学基本概念有机结合,发挥高考试题在培养劳动观念中的引导作用。如新高考Ⅰ卷第15题(新高考Ⅱ卷第16题)在考查几何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全国Ⅰ卷文科第17题以工业生产中的总厂分配加工业务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的概率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社会中实际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坚持探索创新,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改革

2020年山东、海南实行综合改革后的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2021年又将有8个省实行高考综合改革,使用新高考卷。过渡时期的数学科考试依据《新高考过渡期数学科考试范围说明》,科学设计考试内容,重点关注实验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2017版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公共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确定为过渡时期的数学科考试的重点内容。同时,过渡时期的数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关注新高考数学卷文理不分科的特点,关注高校对人才的选拔要求和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题型和试卷结构改革

新高考卷在题型和试卷结构上进行了调整。首先,引入了多选题和结构不良试题等新题型。多选题的引入,为数学基础和能力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供发挥空间,更好地体现区分选拔功能;结构不良试题的引入,增强试题条件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更加注重思维的灵活性及策略选择。结构不良试题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对数学理解能力、数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调整了试卷结构。新高考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四部分,其中单项选择题8题40分,多项选择题4题20分,填空题4题20分,解答题部分取消了选考题内容,共6题70分,全卷总题量为22题。

科学调控难度

数学科命题科学调控试卷难度,坚持数学科高考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贯彻了“低起点,多层次,高落差”的调控策略,发挥了高考数学的选拔功能和良好的导向作用。“低起点”体现为试卷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部分进行了系统设计,起始题部分起点低、入口宽,面向全体学生。“多层次”体现为试题的难度设计上重视难度和思维的层次性。如新高考卷的第10题、第11题、第20题,体现了解题方法的多样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高落差”体现为重视数学科高考的综合性、创新性。在试题的难度设计上不仅有层次性,而且在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方法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科学把握试题的区分度,发挥数学科高考的选拔性功能。

2020高考已经落下帷幕。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全国卷的适用范围:

全国I卷: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全国II卷: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

全国III卷: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新高考I卷:山东

新高考II卷:海南

独立命题:北京,天津,浙江,江苏,上海

今年,全国I卷的部分省份,如:湖北,河北,江西 等,采用的是和全国II卷,全国III卷同一套听力,而全国I卷的其他省份采用的是另一套听力。

今天用心给大家呈现的是高清高考听力音频+校编版听力试卷+校编版听力原文+听力考试专业分析+今后听力教学建议。欢迎大家阅读点赞并转发!

VIP一对一/5人精品小班课/中考5人精品全日制/高考5人精品全日制/艺考5人精品文化课

2020暑期高中课程安排表

       

新高一  暑期VIP5人精品衔接班

开设科目:综合班(含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辅导时间: 全天上课

           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

招生对象:被普通高中录取的新高一同学

依据新课程的教学体系,全力推出《暑期15次课学完高一数理化上》、《英语语文初高中衔接班》课程和秋季班课程

开课时间:7月20日正式上课-8月5日一期 (共15天)

          7月27日正式上课-8月12日二期 (共15天)

 暑假单科15次,160一次两小时,2400一科;两科联报学费减免400,三科联报学费减免600,

  四科联报学费减免800,优惠截止日期7月10日。

新高二  暑期VIP5人精品班

开设科目:高一升高二5人精品衔接班(含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

         高一复习巩固5人精品班(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辅导时间:全天上课

           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

招生对象:高一升高二

开课时间:7月27日正式上课-8月12日 (共15天)

暑假单科15次,160一次两小时,2400一科;两科联报学费减免400,三科联报学费减免600,

四科联报学费减免800,优惠截止日期7月10日。

新高三  暑期VIP5人精品集训班

高三5人精品集训班(含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语文、历史、政治、地理)

开课时间:7月27日正式上课-8月12日 (共15天)

报名时间:即日起报名,以交费为准,额满为止

暑假单科15次,220一次两小时,3300一科;两科联报学费减免400,三科联报学费减免600,

四科联报学费减免800,优惠截止日期7月10日。

 初三初二初一VIP5人精品班

 

  开设科目:综合班(含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

  辅导时间: 全天上课

           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

招生对象:

开课时间:7月20日正式上课-8月5日一期 (共15天)

          7月27日正式上课-8月12日二期 (共15天)

 暑假单科15次,160一次两小时,2400一科;两科联报学费减免400,三科联报学费减免600,

  四科联报学费减免800,优惠截止日期7月10日。

本期文章提纲导读

1.全国I卷(湖北,河北,江西)+全国II-III卷听力:

     01.高清听力音频            02.校编版听力试题    

    03.校编版听力原文         04.高考听力专业分析

2.全国I卷(其他省份)听力:

    01.高清听力音频      02.校编版听力试题      03.校编版听力原文    

3.高考听力教学建议:

全国I卷(湖北,河北,江西)+全国II-III卷听力

0 1

校编版听力试卷(点击放大)

0 2

校编版听力原文(点击放大)

0 3

高考听力专业分析

2

全国I卷(其他省份)听力

0 1

校编版听力试卷(点击放大)

0 2

校编版听力原文(点击放大)

3

 对高考听力教学的建议

今年高考听力在语速上可能是最近几年最快的,并且第9段材料的难度加大,第9段材料的长度接近最后的独白,对此我们务必强化听力教学。对于今后的听力教学,如下建议:

1.重视在课堂上的听力教学,在泛听之外一定要在课堂上专门做精听指导。建议每周专门开设1-2节精听课,不能只是每周让学生泛听3-4次而不做辅导。

2.建议在课上刻意培训学生对于数字的辨别,转折之后的理解,关键词的辨别及如何适当快速做笔记等听力技能

3.建议让学生多朗读听力原文,积累并熟悉常见听力场景词汇

4.建议强化对于学生单词发音的纠音,很多时候学生不会正确的发出某单词也就意味着无法听出该单词。另外加大背诵文章也会有助于听力。

5.推荐在日常教学中适当加入除听力教材之外的听力资源。如:《千万别学英语》,好运查理,走遍美国,VOA等资源,扩大学生听力接触面。

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的两套听力试题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全面考查了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此次考试语篇内容丰富,涉及到的对话场景真实,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部分语篇很好地渗透了语言的文化意识,例如,全国卷-1中美国儿童绘本经典形象the big red dog Clifford以及西方文化中的small talk,全国卷-2中英国的足球文化,凸显了英语的工具性、交际性和人文性。试题难度适中,在设题方面,主要考查了学生进行信息筛选找出事实细节、进行推理判断、理解主旨要义和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能力,但两套卷各有侧重。

接下来,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一下此次的试题:

01

试卷特点

首先,选材的主题符合新课标的主题语境要求。

选材主要涉及到人与自我以及人与社会的主题语境;内容贴近生活,体现了英语口语的交际性与应用性特征,符合听力真实的使用场景。具体的话题对应如下表所示:

全国卷-1

全国卷-2

在这些话题中,大部分都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涉及到学校生活、购物、假期活动、交通等,但也有采访插画家和赛车手这种涉及专业领域的著名人物的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背景知识,也能通过优秀人物的成功经历来激励学生向上向好。全国卷-1的独白是一段关于陌生人之间寒暄(small talk)的演讲,该主题的选择鼓励学生和周围的人多进行一些简单的交谈来表达自己的友好、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和技巧,同时学生还可借此了解和比较东西方文化中寒暄的话题和谈话展开方式的不同。在当下人们不得不谨慎地保持社交距离的特殊时期,我们期盼全球的新冠疫情早日得到控制,渴望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也包括和陌生人轻松友好的寒暄。

其次,语言地道,词汇丰富,句型结构多样。

1. 材料语言充分地体现了英语的口语特点。

例1:全国卷-1的Text 5关于学生请教老师问题的材料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积累的表达,比如老师回答学生提问时先表扬学生优点再说不足,尤其是用了“You could have said everything within two pages”这样的虚拟语气来委婉地说明不足之处。

例2:全国卷-2的Text 8中女士问男士发生了什么,男士回答说“I blew it!”,非常地道生动,意为“我搞砸了!”

2. 派生词运用比较灵活。比如全国卷-1的第13题正确选项中的fictional,第16题正确选项中的unexpected;再如全国卷-2的第9题的选项forgiving、sympathetic和supportive等,这些都属于新课标词汇的派生词,这些词的运用体现了真题中用词的灵活性。

3. 长难句需要引起注意。比如全国卷-1的Text 9中“I was turned down everywhere, except at one publisher, where a young woman told me I wasn’t very good.”这句话中用了一个定语从句,先行词为one publisher,后面接了一个where引导的非限定从句;以及“And I went home, and over that weekend I wrote the story Clifford the Big Red Dog, and was shocked when it was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because I’d never written anything before.”这句话是“I went home”,“I wrote the story…”以及“I was shocked…”三个单句的并列,且第三个单句中还包含了一个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以及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再如全国卷-2的Text 10中“You cannot say you don’t like or do not follow football in England, as often this would lead to a long dialogue in which someone would begin telling you why you should support their team.”,这也是一个包含了两个宾语从句、一个原因状语从句以及一个定语从句的长难句。长难句中多个从句的套用体现了真题中句型结构的多样性。

最后,设题侧重对推断能力和语言灵活转换能力的考查。学生不仅要听懂字面意思,更要体会弦外之音,有时还要结合人生阅历和背景知识对所听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很多时候正确选项是对原文进行同义转述,增加了词汇和语块考查的维度。

例1:全国卷-1的Text 4中女士问飞机什么时候到,男士回答说“it’s due in at 6:20 p.m. But the announcement said just now that it has a 30-minute delay because of the bad weather.”,也就是飞机本该6点20到,但是因为天气不好延误了30分钟。这是一个典型的数字计算题,题干问飞机什么时候到达,那答案就应该是6:50 p.m.,但是此题答案设置为了24小时制的18:50,多了一步简单的时间转换。

例2:全国卷-1的Text 7中男士打电话要找Mike,女士说Mike不在,问他是否可以留言,然后对话的最后女士再次询问了男士的名字,由此可知说话者之前是不认识的。而第9题的考点虽然是传统的人物关系题,但是此次设置的题干却不是以往常见的“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或者“Who are the speakers?”,而是“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peakers?”;正确选项也不是常见的“Strangers”,而是换成了“They’ve never met before”这样的句子表达。

例3:全国卷-2的Text 2中女士认为男士在深夜排练音乐节目太吵,男士答应女士会立刻停止排练,原文用的是“We’ll cut if off right away.”,答案转述成了“Stop practicing.”。

综上所述,今年英语全国卷听力的难度适中,话题丰富,题目设置灵活。出题风格以及选材方向都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除了试题结构和语音语速有所变化外,当前教育改革的力度和精神在此次听力考试的话题选材中可窥见一斑。

02

2020年全国卷-1和全国卷-2的对比分析

1. 音频信息对比。

由上表可知,两套听力试题的主播均为美音,全国卷-1主播为多年的真题主播,但全国卷-2主播与往年有所不同,学生可能不太熟悉。在语速方面,与全国卷-1的语速相比,全国卷-2的语速会稍慢一些。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国卷-1的录音中吞音、连读以及弱读等语音现象较去年更为突出一些。

2. 考点分布信息对比。

总体上来看,全国卷-1和全国卷-2的事实细节题数量是差不多的,但是全国卷-1的推理判断题比全国卷-2的要多一些。相对于事实细节题的直接获取,推理判断题需要学生在听到信息的基础上去理解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这对学生的听力能力要求更高一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卷-1是没有设置主旨大意题和观点态度题的,而全国卷-2的四种题型均涉及到了,且出现了3道观点态度题。

3. 话题和字数对比

由上表可知,全国卷-1和全国卷-2的选材方向是相似的,大部分话题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如问路、修理电视机、请教老师、谈论度假时间等,且全国卷-1和全国卷-2有一些相似话题的材料,如裁剪衣服和试衣服,航班延误和预订航班,以及采访著名插画家和采访赛车手等。

03

反思和总结

1. 英语学习应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2. 英语测试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测试,而更注重于真实场景下语言的正确使用。备考时,学生们应该熟悉各种场景词汇、句式和表达,同时多积累常用词及其派生词,不回避生僻词,并加以针对性地练习。

3. 学生们应继续巩固获取事实细节的能力,同时有意识地进行推理判断能力的强化训练。

上一篇:十年铸剑,只为提分----北大铭师堂暑假初高中VIP5人班,高三5人精品全托复读!

下一篇:你苦苦找寻的高中政治会考复习提纲来了,全部掌握高分稳稳的!

关于我们
机构简介
铭师堂辉煌
铭师堂题名
教育资讯
培训课程
在线留言
在线留言

备案号:黔ICP备20000399号-1 咨询电话:131 2467 7881 0851-86889017
网站直达号ID:13124677881 访问统计:  浏览总量613767次 /今日浏览179次
网址:www.bdmst.cn     http://13124677881.wangid.com
建议(1024*768) 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即时通管理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WangID 驰通集团   触屏版电脑版 本站已支持 IPV6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330号

免责申明:本站点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站点负责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微信关注我们

联系地址:贵阳市云岩区宝山北路180号师大嘉信华庭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