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大铭师堂,学习路上,点亮前方】
A.高三5人精品全托班B.高三艺考5人精品全托班C.中高考白金一对一全托
D. 高一高二VIP5人精品班/初三VIP5人精品班
埋首蓄力 静待花开--高三VIP5人精品全托文化课(贵阳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中高考补习学校)
“大叔/大妈靠卖烧饼买几套房”
“大妈卖煎饼月入3万!”
......
这些新闻经常出现在热门话题上,引发了人们对于学历重要性的思考。人们不禁会问:“学历和经历哪个更重要?”、“学历和薪酬能成正比吗?”
先不论谁对谁错,我们用数据说话。
哪些行业高学历人才最多?据统计,国防军工行业硕士/博士学历员工占比最高,共9.3%。紧接着的是银行、非银金融(包括券商、保险、信托等),均在7%以上。
不过,如果要算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最高的行业是哪个的话,那就要数银行了,高达71.69%,其次是计算机、传媒,分别占57.13%、49.13%。
就整体学历水平而言,银行是最高的——本科学历及以上员工最多,而且硕士/博士占比排名第二。
这些行业的人均月薪均达到万元以上,其中,非银金融和银行的人均月薪位居前两位,分别为3.38万元、2.79万元。
看了这么多数据,回到开头的问题:学历到底重不重要呢?
鼓吹学历无用论的人,常常会说谁不读书也成功了、谁辍学也成功了、经历比学历更重要、看学历是歧视...其实他们都错了。
无论那些宣扬学历无用、读书无用的人,是“蠢”还是“坏”,我们都有必要戳破“学历不重要”这一谬论。这一谬论往往会换个形式或说法出现,下文将一一反驳。
谬论1:谁谁谁不读书也成功了
鼓吹学历不重要的人,最常见的就是拿身边的人举例子。比如有一对外地夫妇,两个都是文盲,每天晚上到街旁摆烧烤,一天纯利润高达2000元,在市区买了三套房。而名牌大学毕业生一出来,工资才几千块钱,谁说学历就一定重要了。
他说的是不是事实?的确是事实。但他忽视的至关重要一点是,概率。他陷入了一个逻辑学上的谬论,叫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他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什么意思呢?
这样的“外地夫妇”的另一个称呼叫农民工,数据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2亿。也就是说,像这样日进千元的人,只占2.82亿人口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如果烧烤都好赚,大家早就摆摊去了,卖烧烤发家致富的都是幸运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那么大部分没有户口、没有学历的农民工在哪里呢?他们在烈日下的工地里,在流水线上,蜗居在城中村里。
与幸存者偏差相对的,是一个失败者偏差。比如看到新闻,某某名牌大学毕业生卖猪肉去了,或者长期陷入贫困领低保,就由此得出结论,学历有什么用。
这同样是一个概率问题,没有学历的人也有成功者,但概率很低;有学历的人也有失败者,概率同样很低。以个别的案例来论证普遍问题,结论自然就错了。
谬论2:谁谁谁辍学了也成功了
这一谬论的逻辑错误也是类似的。与之不同的是,持这一谬论的人,最喜欢拿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举例子:你看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辍学却如此成功,一个长期是世界首富,一个创建的脸书正改变着世界。学历还有用吗?
首先,这样想到人一定得先照照镜子:自己是否有资格与这群牛人相提并论。他们是从哪里辍学的?哈佛!
也就是说,在辍学之前,他们是能够考上哈佛这样世界最顶级名校的,跟从二三流学校混不下去辍学有本质区别。
他们选择辍学是因为相较于学历,手头正在研发的程序和软件更迫切,也就是说,人家在学生期间已经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创造了。
如果你有足够的本事考上清华北大,并且在校期间已经开始创造性的工作,那么你有底气辍学——因为你更接近于“天才”了,但作为凡夫俗子,就请不要眼高手低了。
我们再来听听辍学后的盖茨自己怎么说的吧。
“尽管我中途辍学,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热爱的软件事业,但拿到学位更容易确保你在今后取得成功。大学毕业生更有可能找到有收获的工作,拿到更高的工资。甚至还有证据显示,如果你拿到大学学位,生活的健康程度也将提升。他们还会给美国的劳动力人群带来更多的技能,帮助我们的经济实现增长,保持竞争力。这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而扎克伯格在从哈佛辍学13年后,拿到了哈佛的博士学位。他在社交网上这样写:“妈,我早就告诉你了,我迟早会回来拿学位的。”
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虽然辍学过,但他们恰恰是非常重视学历的。
谬论3:经历比学历更重要
在某乎的问答或者各种职场攻略里,都有连篇累牍的文章告诉你,进入了职场就一切归零,学历什么都是浮云,你的工作经历、能力、情商,比你的学历重要多了。
这个说法对不对?
对的。
但前提是,进入职场后,而且是一个好的职场。
比如在世界500强企业,你一旦有幸进入其中,学历因素的确不那么重要了,你跟所有员工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个时候经历等因素更重要。
很多二三流高校毕业生看到这个说法,会有一种心理安慰:没关系,我虽然学习成绩差,学校也差,但以后职场看的是我的能力和情商,我不一定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
但他们没有看到的是:可以说在接近100%的情况下,他们根本不太可能跟北大清华的学生进入同一个职场,因为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他们早就筛选掉了。
那些鼓吹经历比学历更重要的大企业,HR在筛选简历时定的最低标准可能就是985高校,甚至有的只认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名校,他们所谓的“经历比学历更重要”,是在进入他们的单位后。进入单位前,他们对学历的选择比谁都严苛。
不信的话,你只要上985高校和三流院校的学生就业网站上看一下就知道了,到985高校招人的,都是各种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或者看看每年国家电网、人民日报、央视这些单位公示的录用名单,看看这些被拟录用的人的学校,你会发现,他们不仅几乎清一色都是985高校,而且频率最高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
你的经历再多、情商再高,对不起,没有学历这一前提条件,很多HR连给你笔试的机会都不愿意。
总而言之,读书很重要,名校很重要,学历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家长要花费巨资购买学区房给孩子挑一个好学校。但也绝非贬低那些非名校毕业的学子,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正视差距,尽可能地从其他方面弥补。
你可能无法一下子获得与北大清华学子同样的竞争机会,但也许工作几年之后,当你累积了一定资本,你的二次就业机会就更开阔了。
通过贬低他人来达到自我安慰,丝毫改变不了结果,请少些抱怨,多一些努力。
无论职场还是人生之路,都是马拉松,有个好学历仅仅是出发时更容易些,不一定意味着笑到最后。
成年人的世界里,很少有容易二字。可是从大概率上来讲,学习成绩的好坏,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吃得了学习的辛苦,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那部分孩子,生活的苦头会少很多。
1
“现行的高考教育制度无法照顾到方方面面,但是却有着基本的公平。应试教育尽管有不足之处,但因材施教的时代迟早会到来。”
“对于中国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去羡慕英美的教育体系,而应该庆幸在中国。因为相比社会阶层已经非常分明的发达国家,跨越阶层要困难得多。而在中国,只要够努力,孩子依然有很大概率去冲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前段时间,韩寒在微博上发的这两条微博,确实让人颇感意外。
老实说,这些话根本不算什么石破天惊之语,甚至已经可以说有些老生常谈。只不过这话从韩寒口中说出,却让人又有另一番感慨。
十几年前,韩寒被不少人奉为精神领袖,那时他的言论也很大胆:
“中国愚民教育体制下的题目,会想尽办法把人弄得很蠢,出来就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很多人认为我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其实多少人在大学里把时间都浪费掉了,没有去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业,上不上大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几年,韩寒成为了一种现象,他的书大卖特卖,一群在上初高中的孩子们,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韩寒的拥护和自己对教育体制的不屑。
2006年,河南考生蒋多多高考时故意交了白卷。用双色笔答题并在试卷上留下很多自己的不满,用以反抗高考。
2007年,浏阳考生陈圣章在高考中故意不答题,直接交白卷。
2008年,云南考生吉剑试图故意考零分。因为答题时“闲着无聊”,胡乱做了些题,最终总分168分。
2008年,安徽考生徐孟南试卷写满自己对教育体制的控诉,故意交白卷……
2
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那个曾经的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得主韩寒,开始从抨击教育体制,到反思当今教育制度的合理性。
只不过全中国只有一个退学,还能成功的韩寒。
曾经那些视高考为无物,并同样猛烈抨击教育体制的学生们,却因为自己当初的举动,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独自咽下了生活的苦楚。
06年交白卷的蒋多多家境不好,但成绩不错。
在高考后她曾试图出门打工,但因为学历不高,加上没什么专业技能,找工作的路异常艰辛,发出“压力特别大,老觉得对不起父母。好几次连死的念头都有了”的感慨。
后来几经周折,蒋多多进入了一家技校就读。回忆高考,她的坦言“现在我觉得有点可笑。”
07年交白卷的考生陈圣章的经历更丰富一些。
高考后,他做过药品推销、保险公司业务员、公益活动策划、夜总会营销员等工作,每样工作都做不长久,频繁的跳槽。
期间也自己做过些小生意,都以折本告终,只好去酒店打工和给人开车来还债。后来成为了开货车运土方的司机。早上7点开始工作,晚上10点结束,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08年白卷的吉剑曾是个数学上很有天分的孩子,高考后他一直辗转各地打工。
做过餐馆杂工、当过建筑小工,贴过考研海报,给文化传播公司写过软文;生活上,他睡过公园边的长凳,为吃饭捡过垃圾换钱。
回想起最初几年的打工生活,吉剑泣不成声,认为自己毫无尊严,“像狗一样活着”。
同样是08年交白卷的徐孟南去年还上过微博热搜,因为他想重新高考,并四处劝现在的学生们,不要放弃高考。
他当年深受韩寒《通稿2003》影响,强烈反对应试教育,原本成绩也不错的他,在高考后生活同样被打工的“劳累”“辛苦”充斥着。
3
其实成年人的世界里,很少有容易二字。绝大多数人在高考后的10年里,肯定也都经历过一段迷茫和辛苦的时期。
可是从大概率上来讲,学习成绩的好坏,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吃得了学习的辛苦,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那部分孩子,生活的苦头会少很多。
不久前在朋友圈里看到过这样一张照片,文字是“北京海淀某顶级小学奥数课的教室后部,你们感受一下”:
图片附加了解释,说这是奥数教室后面,家长都是跟着旁听的,笔记、摄像一个不落,回家提问孩子和复习巩固。
我想大家看完,心里肯定倍感压力。
在全国舆论都在说奥数无用,奥数坑人,奥数残害孩子的时候,中国教育资源最丰富,最强大,最顶尖的海淀区,父母们却拼着十几万一平的学区房,给孩子报着几百甚至上千块一节的奥数课,并且在后方这样尽心尽力的跟着。
是这些父母傻吗?
不是,仅仅就这一个海淀区,中国包括清华、北大、人大的8所985大学和26所211工程大学集中在这里。最好的小学、中学、高中,也集中在这里。父母们太知道让孩子进入一个好初中,一个好高中,一个好大学的重要性了。
仅仅在中小学阶段,好学校的学生们享受的资源就已经让人羡慕不已:
“当你去做实验的时候,推开教室的们,中科院的院士在对你微笑,人大附小五年级这个班,它所有的实验,所有的科技课程,直接辅导老师都是中科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考上这个班的小孩随便用。”
这批孩子们是不是都能拥有一个自己满意的人生,任谁也不会知道。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会体会到蒋多多、吉剑、徐孟南他们那种心酸。
肯努力,分数高,成绩好,适应性强,配以良好的教育资源,预测不了一个人发展的上限,却足矣决定一个人发展的下限在哪里。
4
韩寒说:“我现在所接触到的富二代已经越来越强,普通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经济条件更优越的家庭难道不会这么想吗?”
这话确实是很实在了。
从《爸爸去哪儿》中的那些明星家里懂事乖巧的萌娃,到最近通过《最强大脑》被热议颇多的澳门赌王之子何猷君。
这个可以凭借家产过衣食无忧生活的人,竟然不断拼搏,不是拼爹。两轮冠军,让人敬佩不已。此外,不断强大自己,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金融硕士,连续五年获得英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当有人问他为何如此努力奋斗,何猷君的回答是“因为我想让世界知道,我可以用我的双手达到一个正常麻省理工高材生也很难达到的目标,因为我就是我。”这个答案引起很多人的深思和敬佩。
我们会发现,“比你起点高的人,比你更努力这件事”,已经慢慢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如果让普通家庭的孩子跟这些占尽天时地利的孩子们,在高考时还要拼素质、拼特长、拼某种专项技能,那相信远远不如拼应试来得公平。
这样说绝不是鼓吹普通人的努力看不到希望,恰恰是想表达抓住现有教育机会,才是普通孩子站稳脚跟最有利的捷径。
时代发展到今天,如果还是抱着“学习成绩无所谓”和“读书没有什么用”、“上不上大学没关系”这样的想法,便是让孩子真的输在起跑线上了。
换句话说,学习的路上要付出很多辛苦,高考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然而在所有可供选择的道路上,对普通人家里的普通孩子来说,学习极有可能是最平坦的路,高考极有可能是最容易的挑战。
吃的了读书的苦,才能更从容更自信的面对生活的苦。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而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带来快乐!”
———龙应台
备案号:黔ICP备20000399号-1 咨询电话:131 2467 7881 0851-86889017 网站直达号ID:13124677881 访问统计: 浏览总量699629次 /今日浏览156次 网址:www.bdmst.cn http://13124677881.wangid.com建议(1024*768) 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即时通管理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WangID 驰通集团 触屏版丨电脑版 本站已支持 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