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贵阳市云岩区勤渊培训学校,学习路上,点亮前方】
A.高三5人精品全托班B.高三艺考5人精品全托班C.中高考白金一对一全托
D. 高一高二VIP5人精品班/初三VIP5人精品班
埋首蓄力 静待花开--高三VIP5人精品全托文化课(贵阳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中高考补习学校)
致即将到来的高考:
高考,承载了无数学子的梦。它是一次收获,也是一次播种;是一场赛事的结束,也是新冲刺的开始;是火色青春的盛大洗礼,也是花样年华绽放的开幕式。
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考试、演讲等重要事件发生,或者置身于一些突然而至的紧张情境时,身体通常会发出以下信号:心跳加快、呼吸紧迫、手足冰凉、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思维混乱或迟钝,有的还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尤其是考试,尽管从小到大已经经历过无数次,可很多人再经历时还是会紧张、心慌、失眠、食欲不振等。
一位已经研究生毕业的女生说起高考,依然记得自己强烈的身体反应:一想起与考试有关的事情就没有来由地心慌,心好像要跳出来一样;强迫自己不去想又有一种负疚感,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放下呢;拿起书本发现近段时间复习效率停滞不前,学过的知识一团浆糊;重复性的复习多了又觉得已经难以承受,开始出现厌烦情绪……
当这些情绪和感受出现时,多数人怪罪于自己的心理素质不够好,总觉得“别人怎么都挺正常的,只有我紧张”。其实,绝大多数同学考试时都紧张,除去适度的紧张不说,其中有的人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而善于掩饰,因而让人看不出来。其实你也一样,不信你问同学:“我考试时是不是显得特别紧张?”别人的回答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过多地纠缠在这些心态里面苛责自己,是非常不明智的表现。因为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心理应激反应,一般情况下能很快恢复正常,或者通过一些心理调适方法自行调节,只有5%~10%的考生会在考前很长一段时间内自信心差,对复习有畏惧感,身体上会产生一些诸如头痛、失眠、肠胃不适、多汗、心跳加快、尿频尿急等。这时必须寻求专业机构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以及心理素质的训练。
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能力到了极限,主要是因为重复性的学习和过量的练习造成了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再加上有些考生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复习没有计划,就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还有这样的经验,将盐不断加入水中,直到盐不能再溶解,就会出现饱和溶液。人的心理也存在这种“饱和现象”。进入高三后,大多数学生不再参与其他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着大量的练习,由于生活过于单一,就会产生“心理饱和”,在身体上则会呈现疲惫、情绪厌烦、学习效果不佳。
高原现象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现象。
而在高考备考阶段,从高三开始,考生就会进入高原现象多发期。
专家认为,出现“高原现象”还是“饱和现象”未必是坏事,因为这是身体对我们发出了“预警信号”。此时,尽量不要强迫自己继续复习,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太累需要休息?或者学习方法需要调整?不妨先放下学习,活动活动身子,极目远眺片刻,或散散步,或与别人说说话,分散一下紧张的情绪,这样可以减少“高原现象”和“饱和现象”带来的精神压力。
另外,正确而辩证地看待高考与个人前途的关系是考生减少和降低考试焦虑的根本。要正确看待父母、教师、社会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对于那些不切实际的苛求不要去介意。不要过分关注考试结果,也不要关注考试本身。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确定恰当的期望值,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如何避免或减轻高原现象?
一般什么样的人会有高原现象没有规律可循,避免或减轻高原现象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的反应症状都是心理作用或有心理作用而引起的,比如: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人
考生小林,中考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高中。
高一高二学习很努力,多次考试排在年级80名左右,是同学眼中的“尖子”生。
但是,上了高三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月考成绩一次一次往下跌,四次月考,从80多名跌到了400多名,最后在300名左右徘徊不前。
这让他难以接受。用了很多办法都不行,产生了急躁,焦虑,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了自信心。
面临“高原现象”,该如何突破?
正确认识高原现象与 “高原期”
1
什么是高原现象?什么是“高原期”?
学习者在学习进程中常会遇到这么一个阶段,即学习成绩到一定程度时,不管怎么努力,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有的人甚至发和和生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一般伴随失落心境,无力感,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
高原现象持续阶段即为“高原期”。
高三第一轮复习结束较容易出现“高原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会经历的几个阶段
(1)开始阶段:因为要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学习比较费力,因此一开始速度的提高较慢。
(2)迅速提高阶段:初步掌握了知识、技能的重要规律或找到了“窍门”后,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并因此受到鼓舞,提高兴趣,树立信心,因而进步很快。
(3)学习“高原期”(高原现象持续期):这时由于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剩下的多是难点,又因为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学习进步速度突然放慢。
尽管每天很用心学习,但成绩提高不大,有的甚至出现成绩下降,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
3
正确认识高原现象
(1)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
(2)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你的学习或成绩到了极限,走出高原期后,你的学习效率和成绩还会有所提高。
(3)高原现象的出现只是暂时的,它不能代表你的能力不足,也不代表你学习真正的退步。
不少考生在考前复习中,出现高原现象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影响学习。
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记不住,脑袋里一团浆糊。导致情绪波动大,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对考试失去了信心。
这种情况是考生对高原现象的不了解,不能正确对待与克服的负面心态,从而直接影响了复习。
高原现象不是我们的“敌人”,不能正确认识高原现象而产生的自卑、自我否定、失落感和无力感,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4
造成高原现象的原因
(1)提高成绩的新学习能力和方法未形成。如: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难题。
(2)情绪消极。由于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产生了厌倦、烦燥、焦虑、麻木、悲观等消极情绪,而消极情绪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和考试发挥。
(3)目标过高,错误归因。形成习得性无助,影响能力发挥。
(4)急于求成,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剩下的是难点未能突破,成绩未能马上体现出来,对自己失去信心。
如何突破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1
变换学习方法,注重知识的整理和考试分析
高三考试频繁,很多考生没有能够认真对每次考试进行分析,也没有对知识进行较好的整理,所以知识掌握不牢。
应该如何做考试分析?
(1)列出所有失分点(知识点和能力点)和失分原因。
(2)针对失分点做解决方法的任务安排,具体到时间和学习内容。
(3)实时监控,根据任务进度及时做出调整。
图:老师辅导的学生做的考试分析
图:老师辅导的学生做的考试分析
图:老师辅导的学生做的考试分析
2
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建立知识结构图
推荐思维导图法。(具体方法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讲解。)
图:老师辅导的学生做的思维导图
图:老师辅导的学生做的思维导图
图:老师辅导的学生做的思维导图
3
每天制定任务目标和计划,根据进度适时调整
制定计划后坚决执行,并在学习结束之前总结当天学习收获。
自信心的成长多来源于成功体验的积累。
图:老师辅导的学生做的每日目标与收获
图:老师辅导的学生做的每日目标与收获
4
对自己的薄弱知识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争取突破
(1)重回课本,回忆当时老师的讲解,理顺知识点、例题和以前上课的笔记。
(2)找对应的练习限时训练。
(3)与老师交流训练感受和疑问。
(4)再次训练。
5
正确归因,保持自信心
可以尝试这样对自己说:成绩不进步,不是自己的能力问题或者智商问题,这只说明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我还是可以进步的。
否定自己才是真正退步的开始。
6
调整备考心态,劳逸结合
消除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的情绪;缓解压力,克服心理疲劳。
多数不能突破“高原期”的考生其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现在,心态不稳,所以调整心态尤为重要。
链接:提问:高考分数与模考分数大概会差多少分?
愿你不负此生。
上一篇:高考电脑阅卷现场照片曝光,高考各科最易犯这些错误细节,一定要注意!
下一篇:高考历史之史上最全材料题答题套路
备案号:黔ICP备20000399号-1 咨询电话:131 2467 7881 0851-86889017 网站直达号ID:13124677881 访问统计: 浏览总量699630次 /今日浏览157次 网址:www.bdmst.cn http://13124677881.wangid.com建议(1024*768) 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即时通管理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WangID 驰通集团 触屏版丨电脑版 本站已支持 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