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851-86889017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2018高考理综三科万能答题攻略全集

发布日期:2018-03-15 【

阅读

高考理综分值占据高考总分值半壁江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理综”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高考的成败,得“理综”者得高考。但是,很多同学只能拿到200多点的分数,失分甚是惨重!那么,在距离高考还有几十天的日子里,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还能把理综成绩再往上提一提呢?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理科与其它高考科目相比,主要有三大特点:

首先,时间紧。做题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理综成绩的高低,两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对大多数同学来是是不够用的。


其次,分值高。总分300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后面的大题都是几十分一道。选择题多错了几道,就会拉开几十分的差距。


其三:难度大。理综是才高考的重头戏,试想如果每一道考生都能做的出来那还能选拔出人才吗?高考,最重要的就是将考生分层,也方便高等院校择优录取。


二、除了充足的复习准备外,答题技巧同样重要

1、答题时间分配

按分值分配,生物需25-35分钟完成,化学需45-50分钟完成,物理需要1小时完成。选择题安排50~60分钟左右完成,非选择题大约安排90~10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做题时,谨记容易题力求全对,中档题少丢或不丢。难题就要学会取舍或者放弃。


2、做题顺序

如果自己比较自信,就从头到尾做;如果不自信,就可以有选择的先做自己擅长的。做题要秉承“动笔就有分,有效答题”的信念。一般来讲按照生物,化学,物理来做的顺序是比较合理的。前面的化学,生物认真做,保证对的前提下,提高速度,方便留给物理思考时间。


3、考场技巧

● 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①分析理解题干,弄清楚选什么?

②由问题联想答案 问题→答案→供选答案

③由题肢联想问题 供选答案→答案→问题

④两面夹攻 问题→答案→供选答案


⑤ 择优汰谬,去伪存真 如果所给的四个答案中,有一个是优真的,那么这么优真的供选答案就是应选的答案。


为防万一失误,即使一眼就看破的题,也需要多方考虑,仔细推敲,因为“容易题容易错”。


⑥ 特殊情况,不能放弃 有时在所给的四个供选答案中,自己连一个也肯定不下来,可使用排除法,最后所剩的那个无法否定的供选答案就是应该选择的。


这是一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方法。注意,题目不会,千万不要空着不答。随便写个答案还有25%的正确率呢!


● 解答题的解题技巧

①认真阅题,首先要抓关键字词。有必要把关键字词圈起来,我建议大家把简单的演算过程直接写在题卷上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还能在检查时清晰明了地知道当时是怎么算的便于检查。


②审慎思考:将有效信息与所学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如解遗传题时,在阅题时,把题目给的已知条件写在草稿纸上,在思考时,找出已知条件,挖掘出“隐藏”的已知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建立推导出答案的“逻辑链条”,即解题思路。


③规范书写:这个规范书写,不是说要让你把字写的有多好,而是要用学科语言将自己的思路做法表达出来。


要做到:

用学科专业术语表达:在高考中,不能用自编的、自造的词语来组织答案,要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和本专业的规范的表达方式、格式来组织答案。


答题层次要分明。如果一个答案,不是一句话能表达的,要制定一个“小提纲”,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


消灭病句和错别字。特别是专业名词和概念,写错别字高考绝不会给分的。


④平衡心态:遇难题,心不慌。有的同学一遇到难题,心发慌,以为别的同学能做上,而自己做不上。(其实,后来才知道大多数同学也没做上)学知识,不“怀疑”。有的同学在刚开始考试时,心态正常,本来选择题做对了,但是,后来由于心态不平衡,在考试结束时,又改错了。排除一切杂念。在高考考场上,要善于有意识调节自己的心态。要从容、镇定。此外,在考前要把自己的“生物钟”调节到最佳状态。要有充足的睡眠。另外,考前的几天,在高考相应的时间,最好做些题,不要在这个时间段睡觉。避免正在高考时间,你正好想睡。


三、功夫还在平时

1、巧妙运用答案

很多的题,无论是在考试或者平时做作业,我们都很难将它们全都写出来,这个时候答案就发挥很大的作用了。很多人觉得看答案没有任何用处,反而会使自己的惰性大增,成绩不增反降。这里建议大家不要一味地拿着答案就是抄个答案结果就算了,你完全可以自己把答案扣起来,看自己是不是不看答案再次把这道题的整个过程写出来。时间长了,可以很多地锻炼自己的解题思维。


2、训练正确率和解题速度

最重要的就是思维的培养。思维的快速反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表现在上课积极的于老师互动,你可以不冒泡,但一定要多多思考过程,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意识。


自己会做的题一定拿出来回锅,你觉得你这道题会做但是你却很不熟悉,这样你在考试中就很难将它快速的写出来。思考很长时间,这真的是一种浪费,你想一想如果你足够熟悉,你可以秒写答案,或者说十来秒就写答案,有什么不好呢?


越努力越幸运,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绝对不要放弃。高考必胜!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点,平时常看看~


化学是理综里面的一科,但很多时候总给人一种“理科中的文科”的感觉,原因无它,需要记忆的地方有点多啊!尤其是一些细节,比如高温或常温反应条件,气体过量或少量通入等等,让人有点凌乱~


下面总结了高考化学中40个常错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化学知识,并且学会怎样绕开这些陷阱,在考试中少出错,拿高分!


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2、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3、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4、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5、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


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6、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


7、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辨析: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8、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忽视溶液体积的单位。


辨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在进行换算时,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


9、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


辨析:(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


10、错误地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辨析: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


11、错误地认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


辨析: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12、错误认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一定不发生反应。


辨析: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2SO3+H2SO4===Na2SO4+SO2↑+H2O,此反应中H2SO4表现强酸性。


13、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辨析: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如1(1)H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


14、错误地认为元素的种类数与原子的种类数相等。


辨析:(1)同一种元素可能由于质量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种类数要大于元素的种类数。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Na、F等。


15、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辨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属于非金属元素。


16、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辨析: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作用,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的(平衡)结果。


17、错误地认为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辨析:(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能称为共价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如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NaOH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18、错误地认为增大压强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辨析:(1)对于只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体系,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


(2)对于恒温恒容条件的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若向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体系的压强增大,但是由于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故反应速率不变。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是引起气态物质的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反应速率。


19、错误地认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就会增大。


辨析: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改变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才会增大,改变浓度和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不变。


20、错误地认为放热反应或熵增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辨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是ΔG=ΔH-TΔS,仅从焓变或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准确的。


21、错误认为任何情况下,c(H+)和c(OH-)都可以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辨析:KW与温度有关,25 ℃时KW=1×10-14,但温度变化时KW变化,c(H+)和c(OH-)不能再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22、错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水电离出的c(OH-)和c(H+)也不相等。


辨析:由水的电离方程式H2O==OH-+H+可知,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和c(H+)总是相等的,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23、酸、碱、盐溶液中,c(OH-)或c(H+)的来源混淆。


辨析:(1)酸溶液中,c(OH-)水电离=c(OH-)溶液;碱溶液中,c(H+)水电离=c(H+)溶液。


(2)盐溶液中,若为强酸弱碱盐,c(H+)水电离=c(H+)溶液;若为强碱弱酸盐,c(OH-)水电离=c(OH-)溶液。


24、错误认为只要Ksp越大,其溶解度就会越大。


辨析:Ksp和溶解度都能用来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但是只有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度的大小;若是不同的类型,需要计算其具体的溶解度才能比较。


25、错误地认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


辨析:判断原电池的电极要根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具体反应分析,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


如在Mg—A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Mg为负极,而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因为Al可与NaOH溶液反应,Mg不与NaOH溶液反应。


26、在电解食盐水的装置中,错误地认为阳极区显碱性。


辨析:电解食盐水时,阴极H+放电生成H2,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OH-浓度增大,阴极区显碱性。


27、错误地认为钠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在适量或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


辨析:钠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将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生成Na2O,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


28、错误地认为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变化,铝、铁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辨析:钝化是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铝、铁等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如果加热氧化膜会被破坏,反应就会剧烈进行。所以钝化是因发生化学变化所致;铝、铁等金属只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加热时会剧烈反应。


29、错误地认为,金属的还原性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


辨析:在化学反应中,金属的还原性强弱与金属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的数目无关,即与化合价无关。


30、错误地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辨析: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31、错误地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辨析:虽然两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32、错误地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辨析: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33、错误地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辨析:苯酚的电离能力虽比碳酸弱,但却比碳酸氢根离子强,所以由复分解规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


34、错误地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


辨析:苯酚与溴水反应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35、错误地认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辨析: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发生银镜反应,但它们不是醛。


36、错误地认为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辨析:高分子化合物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几万到几百万;二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各个分子的n值不同,无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固定的,一般在几百范围内,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7、使用试管、烧瓶加热液体时,忽视对液体量的要求,所加液体过多。


辨析: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1/2。


38、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记错药品和砝码位置,称量NaOH固体时,误将药品放在纸上。


辨析: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是左物右码。称量NaOH固体时,应将NaOH放在小烧杯内或放在称量瓶内。


39、混淆量筒和滴定管的刻度设置,仰视或俯视读数时,将误差分析错误。


辨析:量筒无“0”刻度,且刻度值从下往上增大,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从上往下增大。观察刻度时相同的失误,误差相反。


40、混淆试纸的使用要求,测pH时误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辨析:使用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时要先用蒸。


对于高三理综来说,它的模式相信现在大家都很熟悉了。如何提高理综成绩,也是许多同学头痛的问题。理综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提升理综成绩也就是提升这三科的成绩。那究竟谁先谁后?有老师说成绩优异的学生90%是按正常顺序,也就是物理-化学-生物。这个顺序,开始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但物理上去后发现这确实是得高分的技巧!


我们按照顺序来吧!首先是物理。


请大家明确一点:理科生高考,物理数学考好了,你就基本上赢了!针对新课标而言,高考物理分选择、实验、大题三个模块,很多同学物理分不高,很可能就是因为选择题做不好。选择题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广,巩固起来比较耗费时间,短期内成绩提高却又不大。


因此,我们先攻克实验题!实验题综合性非常强,而对应的知识点又特别专一,你在认真研究实验题之后会发现,许多知识点脑海中就清晰起来。实验题难度单一适中,这对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讲十分容易上学,同时计算方面的练习会培养大家的准确率和算术能力。


另外,建议大家做一个总结试题调研,实验专题的小本子,难度就是高考水平,完全贴近考试,也用不了多久时间。开始做可能不适应,因为实验题非常综合。但是做一周你就会发现可以流畅做完一道大题,同时你的实验题成绩会上升很快。


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学会总结!


总结什么呢?


1、力学,电学模版都会涉及的定理和公式,你要通过答案和解析给汇总出来,这些都是你必须背的。


2、电学以定理为主,计算为辅。你也同样需要总结都有什么题型。

定理:螺旋测位器,游标卡尺,如何测量。这个都是要死背的。

常考类型:测电阻(定值&半导体),改装电表。


题型又通常有:

(1)画电路图:这就需要你做题,把常见电路图画出来,同时需要判断内接外接,又有多种方法,这些在常见练习册上都有详细讲解。


(2)研究坐标来判断电阻/电源内阻/G表内阻,和电动势大小。这就需要观察横纵坐标,原点,交点,延长线交点等等。不断做题中寻找读图的规律。


接着,大家伙就可以去攻克选择题了。选择题首先需要你知识点全面,然后再学会技巧(排除法,极限法,带入法,整体法,隔离法)。在实验题搞好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有了一个全面的提升,这个时候就因人而异了:


1、基础不好的同学首先要背物理的一级和二级公式!着手做物理的练习册,学校一轮复习的就可以,一定要有知识点和题型分类,不要盲目做题。


2.基础好的同学就做理综的物理6道选择即可。


上述两个方法,都需要大家准备一张纸,写上力学,电学,磁学,选修等板块——越详细越好。根据选择错的题型在上面打对号,这样就能知道自己哪里薄弱,然后挑专题专攻。


不过提醒大家的一点是,高考物理的选择题基本上不可能全对,每次物理保持在错一个半左右就是非常好的分数了。这是正常情况,不要追求完美,学会取舍。


物理的选择题搞得差不多了,实验题也巩固之后,就剩下大题了。对于大题,物理就像数学一样版块十分鲜明,第一道力学,第二道电学。但侧重点因人而异:力学掌握的好就努力把力学题做完,电学掌握的好久尽量把电学题做完。第一道,第二道难度相对不大,只是不同人对力、电的掌握不同罢了。


注意一点:上述方法适合大多数四五百分的同学,总分200-400的学生建议先练基础,把课本吃透!


物理说完,其次是化学。


化学这一科提高,总结就几乎是全部了。总结什么?总结化学常考什么,然后不断练习,熟练解题方法!


通俗地讲也就是总结出足够量的题型和相应解法,并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红,把错题用专题的方式放在一起总结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1、基础知识填空要记住:书上会有填空的地方,你不需要背着写,你只需要照着学校或自己买的书答案抄上,然后在自己有些陌生的地方用红笔勾出来,记在本子上都可以。本来明白的不需要死背,重点是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2、题型(选择):题你一定要做,化学的特点就是各种各样的奇葩元素物质用你学过的知识点像你介绍然后推测性质等,所以你一定要做够足够的题(比物理,生物更多)。每章,你都会有极其不熟练的题,一般是选择计算题居多,这个时候你可以把它剪裁或抄到一个本子上,仔细研究解析的方法。


3、大题:大题是个很综合的题型,学姐建议要着重关注这几类:推断题,化学(水解)平衡题,电解(燃料)电池,实验(有机&无机)即可。这是高考最常见的题型,平常考试也会设计这些题型,大家在这几个大题方面引起重视。


在此建议大家把近些年高考题和模拟题的大题分以上几类分别放在一起做,做之后你就会熟悉它经常考什么题:比如实验会问你器材,推断会问你最基础的几个问题,燃料会问你材料,有机会问你除杂……化学题众多,但放在一起你就会发现考的就是那么几个问题,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分析这些题型应该用什么方法做。


最后,就是生物了。


生物是一个非常好提升的科目,许多同学高一下学期就被遗传搞得头昏眼花,但高二假期疯狂练习必修三的练习册,背下知识点后,高三考试就能考的比较高了,这说明,决定高考生物很大程度在于基础知识,而不是闹心的遗传题计算。


● 课本

无论学习好坏的同学,一定要仔细研究生物课本,也许一轮复习的你们正处于生物练习题的狂轰滥炸中,到了下学期,你就会发现班里的同学扔掉了手中的练习册,每个人到哪里都捧着一本生物必修书。


那么现在你们该如何利用生物课本呢?


每当看见一道题(选择居多),请在做完之后认真将四个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出来,有时会只考一个知识点,不管是否正确,都要翻开书,找到这一页,看看这道题问的知识点在书上怎么说的。


不需要整章就看,很多选项就涉及几句话的长度,就看这些就行。


你也许会问,生物题这么多,一个一个照课本翻多麻烦?


初期这是必然的,但肯定不会长久如此。做了几天题,翻了几十遍书,就会发现很多地方会重复,重复到自己已经很熟练书上这点的内容了。这时再遇见,你就没有必要再看这里了。


如果遇见题目涉及到的页数章节你头一次翻,那你一定要实践,久而久之,你就会相当熟悉知识点,甚至考到这个知识点能联想到相关题型,有题目的结合,比死背知识点强很多!


你会占到绝对优势——在别的同学熬夜看生物课本时,你能复习你自己薄弱的其他科目。


● 练习册

建议买一个知识点小册子,数理化生放在一起的那种巴掌那么大的册子。这样查起来比同班同学方便很多!也方便你背最基础重要的知识点,不求知识点多。哪个册子都差不多,随便买一个就行。

● 错题本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懒惰才放弃错题本,错题本的重要性之前的文章里就说过,它是让自己查缺补漏的重要工具,自己的缺陷、薄弱环节全部记录在它那里。因此,错题本一定要记得总结分析,让自己不要在老坑里摔两次。


上一篇:中考英语短语句型大全 It’s time for sth. 该到做某事的时间了. It’s time to do sth.(It’s time for sb. to do sth) 该到做某事的时间了. 2. can’t wait to do sth. 迫不及待地要求做某事. 3. ask (tell)sb. (not )to do sth . 请(告诉)某人(不)做某事. 4. m

下一篇:阅卷老师喜欢什么字体,这篇59分作文告诉你答案!

关于我们
机构简介
铭师堂辉煌
铭师堂题名
教育资讯
培训课程
在线留言
在线留言

备案号:黔ICP备20000399号-1 咨询电话:131 2467 7881 0851-86889017
网站直达号ID:13124677881 访问统计:  浏览总量701389次 /今日浏览334次
网址:www.bdmst.cn     http://13124677881.wangid.com
建议(1024*768) 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即时通管理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WangID 驰通集团   触屏版电脑版 本站已支持 IPV6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330号

免责申明:本站点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站点负责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微信关注我们

联系地址:贵阳市云岩区宝山北路180号师大嘉信华庭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