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归纳
高一年级部分
一、分子式(化学式。注意二者含义是不完全相同的)的书写与命名:
化学名言:
分子式(化学式)是化学的文字!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化学的语言!
| H+ | NH4+ | K+ | Ca2+ | Al3+ | Fe2+ | Cu2+ |
OH- |
|
|
|
|
|
|
|
名称 |
|
|
|
|
|
|
|
HCO3- |
|
|
|
|
|
|
|
名称 |
|
|
|
|
|
|
|
NO3- |
|
|
|
|
|
|
|
名称 |
|
|
|
|
|
|
|
SO42- |
|
|
|
|
|
|
|
名称 |
|
|
|
|
|
|
|
PO43- |
|
|
|
|
|
|
|
名称 |
|
|
|
|
|
|
|
Cl- |
|
|
|
|
|
|
|
名称 |
|
|
|
|
|
|
|
SO32- |
|
|
|
|
|
|
|
名称 |
|
|
|
|
|
|
|
更多学习资讯关注北大铭师堂微信号,学习方法,解题技巧,学习路上,点亮前方。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学习路上,点亮前方】
提分的最后秘诀:执行力!心动,变为行动!
北大铭师堂 . 中高考新课标冲刺专家
开设: 高三初三全托班复读班 高考中考冲刺签约班
新高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高一复习巩固班: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高三高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地理 历史 政治 生物
另开设: 高三初三全托班复读班 高考中考冲刺签约班 初一初二衔接班
初高中各科周末班晚班 VIP 精英5人班 VIP 白金一对一
咨询报名热线:0851-86889017 13124677881 15185112921
总校:喷水池陕西路与延安东路交叉口贵州科学院3楼
十年来,北大铭师堂始终以圆梦学子,塑造英才为己任,不断传承和发扬明志求真、克己的教育理念,以精神之力驱动进步,以专注之心打造精英,至今已向全国各地高校输送上万名优秀学子,众多英才升入国内一流名校,精彩绝伦的激情教学,无与伦比的培训效果,北大铭师堂改变你的人生,助你实现名校梦想!
二、化学遵守两大基本原则:
1、强的“置换”弱的,表现为:①、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②、活泼非金属置换不活泼非金属;③、强酸“置换”若酸;④、强碱“置换”弱碱……
金属活动顺序表为:
“五大”强酸为:H2SO4、HNO3、HCl、HBr、HI
“三大”强碱为:Ba(OH)2、NaOH、KOH
2、守恒原则,表现为;①、原子守恒;②、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
三、牢记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O |
一 |
|
|
|
|
|
|
|
|
二 |
|
|
|
|
|
|
|
|
三 |
|
|
|
|
|
|
|
|
元素周期律:同一主族,从上到下 :
①、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就逐渐减弱
;
②、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说明]:金属性就是还原性,非金属性就是氧化性。
同一周期, 从左到右:
①、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就逐渐增强;
②、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重要关系:⑴、质子数 ==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⑵、电子层数==周期数
⑶、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主族数
[规律]:㈠、金属性越强,则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则氧化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气态氢化物 也就越稳定。
㈡、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规律为:
①、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大的,半径反而小,原子序数小的,半径反而大;②、当电子层数不相同时,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电子层数少的半径小。
此原子有三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个 Z:表示质子数
质子数为17。属第三周期,第ⅦA族的 A:表示质量数
元素,最高正价数为 +7价。 N = A-Z N:表示中子数
四、物质的量及摩尔(mol)
N(个)
上微粒、下浓度
质量体积分左右
中间就是物质的量
m(g) 气体体积(L)向下向内都用除
反之相乘得各数
浓度(mol/L)——物质的量浓度
[注意]:
①、1 mol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都等于阿佛加德罗常数个;
②、1 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恰好等于分子量或原子量;
③、1 mol任何气体物质,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都约是22.4
L
④、1mol溶质,溶解在1L的溶液里,其物质的量浓度就为:1mol/L
⑤、要比较微粒数的多少或气体体积的大小,只需算出物质的量(mol)的值,看谁的大就可以了。
⑥、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转换关系为:
物质的量浓度(mol/L)==
五、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还原性)
[注意]:①、氧化剂、还原剂到反应物中找。
②、被氧化、被还原是指化合价变化的那部分,化合价没有变化的不能叫被氧化、被还原。
③、凡是有单质参加或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六、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⒈改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气体、沉淀、水不改,保留分子式(化学式)。
⒉所有的钠盐(Na+)、钾盐(K+)、铵盐(NH4+)、硝酸盐(NO3-)都溶于水,都要改写成离子形式。
[白色沉淀]的物质有:CaCO3、BaSO4、AgCl、Mg(OH)2、Al(OH)3、Fe(OH)2
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
Fe(OH)3 是红褐色沉淀。
[气体]有:SO2 、CO2、NH3、NO2、NO、CH4、Cl2、
[特殊颜色]的离子: Cu2+(蓝色)、MnO4-(紫色)、Fe2+(绿色)、Fe3+(红棕色)
六、特殊颜色,特殊现象,特殊保存:
1、焰色反应: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
2、淀粉遇到碘单质(I2)显 。
3、品红(红色)溶液通人 就褪色,加热颜色会 。
4、氨气(NH3)是唯一 的气体,为了它专门设计了:①、红色石蕊试纸来鉴别它;②、碱石灰(NaOH和CaO)来干燥它。③、氨气、氯化氢可做喷泉实验。
5、臭鸡蛋气体是 ,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6、NO2气体是 色,通入水中会变 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7、过氧化钠( )是 色,它分别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特殊用途是 。
8、无水硫酸铜是 色,硫酸铜晶体(又名: 和 )是
色,因此,可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是否含 。
9、金属钠、钾应保存在 中;白磷应保存在 中;浓硝酸应保存在 中(并放到 ) ;遇到冷的浓硝酸、浓硫酸会钝化的金属是 和 。
10、同素异形体只有三对,分别是:①、
②、 ③、
七、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键,可含有 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能含有 键。
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简称“共非非”,一般地,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晶体),全部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通常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铵盐除外]。
八、重要公式;1、物质的量(摩尔)之比等于微粒数之比:
2、物质的量(摩尔)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
(同温同压下)
高二年级部分
一、特殊颜色,特殊现象,特殊性质:
(一)、特殊性质:
1、二氧化硅(SiO2)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SiO2 + H2O == ×;
SiO2 + 2 OH— == SiO32— + H2O
因此,装碱液的试剂瓶,必须用 塞,否则会生成 而使试剂瓶粘接打不开。
SiO2 + CaO === CaSiO3 (钢渣、铁渣)
2、*要找原子晶体,请到碳族来:
金刚石(C)、晶体硅(Si)、金刚砂(SiC)、二氧化硅(SiO2)
3、硅是最好的半导体,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前四位为:氧硅铝铁。
4、最硬的物质是 ,最纯的物质是 ,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
5、造水泥的原料是 ;造玻璃的原料是
反应方程式是 ;
6、金属的特性是 。金属能导电、能传热都是因为 。黑色金属是 。冶炼金属的方法有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
举例说明什么是电化学腐蚀
写出电极反应式
7、镁、铝都是轻金属,都可以用来制造轻合金。镁有两条特殊性是:
①、
②、
铝有两条特殊性是:①、
②、
铝热剂是 的混合物。
凡是有铝参加反应并生成氢气的话,则铝前边的系数必是“2”,氢气前边的系数必是“3”。
8、两性氧化物只有“Al2O3”;两性氢氧化物只有“Al(OH)3”
Al2O3 + H+ == ; Al2O3 + OH —==
Al(OH)3 + H+ == ;Al(OH)3 + OH —==
特别注意:Al(OH)3 只会与强酸、强碱溶液反应,而不会与弱酸(碳酸H2CO3)、弱碱(氨水—NH3·H2O)溶液反应。换句话说:Al(OH)3 这种白色沉淀只会溶于强酸、强碱溶液中,而不会溶于弱酸(碳酸—H2CO3)、弱碱(氨水—NH3·H2O)溶液中。
氢氧化铝的两种制法:①铝盐(Al3+)中加入氨水——强碱“置换”弱碱;②偏铝酸盐(AlO2—)中通入碳酸——强酸“置换”弱酸。
Al2(SO4)3 + 3NH3·H2O === 2Al(OH)3 ↓+ 3(NH4)2SO4
2NaAlO2 + H2CO3 + 2H2O === 2Al(OH)3 ↓+ Na2CO3
9、*硬水是含有较多 和 的水。水垢的成分是
加热可软化暂时硬水;离子交换法既可软化暂时硬水,也可以软化永久硬水。
10、凡是铁发生的置换反应,产物都只生成亚铁(Fe2+)盐。
Fe + 2H+ == Fe2+ + H2↑; Fe + Cu2+ == Fe2+ + Cu
11、凡是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但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FeO + H+ == Fe2O3 + H + ==
Fe(OH)2 + H + == Fe(OH)3 + H + ==
12、“三变色”——只要有Fe(OH)2 生成,就一定会出现:白色→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其原因是: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13、三价铁离子的鉴别:“血红色”现象。只要在含有 Fe3+ 的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 )或硫氰化铵溶液( )就会生成血红色溶液的特殊现象,而 Fe2+ 则无此现象。
14、 Fe2+
Fe3+ (难点、重点)
2Fe2+ + Cl2 == 2Fe3+ + 2Cl — ,
2Fe3+ + Fe == 3Fe2+ ,因此在配制亚铁盐时必须加入少量的铁屑。
15、苯酚的特殊性质:①、石炭酸非酸;②苯酚遇到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③苯酚遇到溴水就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唯一一个缩聚反应是:苯酚与甲醛的酚醛缩聚。
三、有机化学部分
1、学好有机化学的两大原则
成键原则:碳氧氢421原则
断键原则:该断就断,不断就照搬 (盯住官能团)
2、学好有机化学必须牢记: 结构——→ 性质 ——→ 用途。
即:有什么样的结构(官能团)就该有什么样的性质,有什么样的性质就该有什么样的结构(官能团)。
3、基本的有机反应:
①、取代反应:原理是“一上一下”。烷烃(饱和碳原子)和苯环可取代。
②、加成反应:原理是“只上不下”。烯烃、炔烃、苯环可加成。
③、加聚反应:原理是“头尾相连”。烯烃、炔烃可加聚
。
④、氧化反应:原理是“向有机物分子提供氧原子”。与氧气反应(燃烧)、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与银氨溶液反应、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
⑤、消去反应:原理是“一个分子脱去小分子”。
⑥、缩聚反应:原理是“分子之间脱去小分子形成长链”。苯酚与甲醛缩聚,
反应方程式为:
4、重要的官能团
①碳碳双键(C=C):其中的一个键容易断开,可加成(可使溴水褪色)、可加聚;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一刀两断”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H2=CH2 + H2—→ nCH2=CH —CH3—→
②碳碳三键(C≡C):其中的二个键容易断开,且可以控制根据需要断一个或断两个,可加成(可使溴水褪色)、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一刀三断”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H≡CH + H2—→ CH≡CH + Br2—→
③苯环( 特殊结构)有烷烃的性质——可取代;有烯烃的性质——可加成。
+ Br2—→ ?
+ HNO3——→ ?
+ H2—→ ?
特别注意:⑴、苯不与溴水反应,但会使溴水褪色——原因是“萃取”。
⑵、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苯的同系物却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羟基(—O—H) : ㈠、有羟基(—O—H) 就能脱水
可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也可分子间脱水。
㈡、有羟基(—O—H) 就可能显酸性
其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无机酸>羧酸>碳酸>酚类>水>醇类
㈢、有羟基(—O—H) 就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㈣、酸脱羟基(—OH)醇脱氢(—H)去水(H—OH)成“酯”;
酸脱羟基(—OH)氨脱氢(—H)去水(H—OH)成“肽”。
⑤醛基(—C—H):可发生银镜反应、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发生“铜镜反
O 应”——产生红色“Cu2O”沉淀。
醇氧生“醛”、醛氧生“羧酸”,
注意:“醛”处于中间既可氧化成 “羧酸”,又可还原成“醇”!
⑥羧基(—C—O—H):有机酸,具有酸的五条通性;特性是:酸脱羟基(
O OH)醇脱氢(—H)去水(H—OH)成“酯”。
⑦酯基(—C—O—):COO后不是H,就是酯,酯只有一条性质:水解—
—“返本还原(酸接羟基醇接氢)”成酸和醇。
O
注意:酯(油脂)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都会水解,但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却更容易、更彻底,原因是“过河拆桥”。
5、有机物的溶解规律
①、所有的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都不溶于水,密度都比水小,分层,在上层。
②、所有的酯(油脂)都不溶于水,密度都小于水,分层,在上层。
③、所有的卤代烃都不溶于水,密度都比水大,分层,在下层。
④、所有的醇、醛、羧酸都易溶于水,不分层。
⑤、苯酚常温下微溶于水,常温下生成物要打“↓”符号。
备案号:黔ICP备20000399号-1 咨询电话:131 2467 7881 0851-86889017 网站直达号ID:13124677881 访问统计: 浏览总量696419次 /今日浏览72次 网址:www.bdmst.cn http://13124677881.wangid.com建议(1024*768) 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 即时通管理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WangID 驰通集团 触屏版丨电脑版 本站已支持 IPV6